重要天气盘点
今年第11号台风“杨柳”过程评估
一、台风“杨柳”基本情况
今年第11号台风“杨柳”(英文名称:Podul;名字来源:朝鲜;名称意义:一种在城乡均有种植的树)于8月8日早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,9日夜间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,稳定西行,强度逐渐加强;13日13时前后在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沿海登陆(42米/秒,14级,强台风级);14日0时30分前后在福建漳浦县沿海再次登陆,登陆时由台风级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,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(30米/秒);14日14时在广东省内减弱为热带低压,15日5时在广西停止编号。
二、台风“杨柳”特点
个头小、结构紧凑。“杨柳”生成以来环流范围较为集中,最大十二级风圈半径为50公里,十级风圈半径也仅为80~100公里,登陆时强风雨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台风本体附近。
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。“杨柳”在靠近台湾前一天内从强热带风暴级增强到强台风级,并以巅峰强度(强台风级)登陆台湾台东县沿海,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;之后仍维持较好的结构以强热带风暴级上限再次登陆福建漳浦县,也是今年首个登陆福建的台风。
移动快、行进路线稳定、深入内陆,沿途影响多省(自治区)。“杨柳”平均移动速度达到30公里/小时左右,路线稳定西行;不到两天时间内,穿过台湾岛,经福建、广东、湖南,最终在广西停编,仅用时40个小时便走完了约1300公里的路程,给沿途多省带来了强风雨影响。
华南江南等地出现强降雨。8月13日08时至15日16时,受“杨柳”及残余云系影响,华南、江南南部等地出现强降雨,台湾岛东部和南部、福建东南部、广东中部和沿海、广西、湖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100~200毫米,珠江三角洲、台湾岛东南部250~350毫米,台湾屏东县局地648.5毫米。
福建广东台湾等地部分地区及沿海出现大风。台湾大部、福建中东部、广东东部沿海等地出现8~11级阵风、局地12~14级,台湾台东和南投局地15级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