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灾害性天气监测月报
欧洲极端热浪肆虐,北美洪涝与强对流频发
摘要:2025年6月灾害天气呈现出“多灾种并发、同一地区高频极端叠加”的特点。欧洲热浪事件尤其突出,6月下旬至7月初西南欧多地气温突破46?°C,多城市夜间温度持续偏高,创当地历史同期最热月份。热浪触发了大规模森林火灾、居民疏散、大面积公共基础设施遭受压力,部分国家启动了备用制冷和户外健康预警措施。此外,多地还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。如南非东开普省在冷锋影响下暴雨引发洪水,水位达3–4米。巴基斯坦则因季风强降雨和堰塞湖风险导致洪水与山体滑坡。美国多州出现山洪与强对流,包括新墨西哥、佛罗里达及西弗吉尼亚等地,造成多起死亡和基础设施破坏。同时,北美与欧洲多地还出现了龙卷风与风暴天气,美国中部、加拿大草原地区记录EF2–EF3级事件,造成建筑受损与多人伤亡。热带飓风“埃里克”以三级强度登陆墨西哥,带来强风暴潮与暴雨,还伴随电力中断;月末,热带风暴“弗洛茜”再次影响该区域,并引发洪灾。在亚洲,台风还造成了越南中部的山洪,导致了人员伤亡和大面积农业受损。
一、全球天气概况
1. 气温
2025年6月北美洲北部和西部沿海部分地区、欧洲中西部、亚洲中部以及南极洲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-4°C,局部偏高5℃左右。亚洲东部和南部、西伯利亚东北部、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偏低1℃。
图 1 2025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距平(单位:℃)
2. 降水
图 2 2025年6月全球(a)累计降水量(单位:mm)及(b)距平百分率(单位:%)
二、主要灾害性天气及热带气旋概况
2025年6月,全球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主要为有高温热浪、暴雨洪涝、强对流、龙卷风、热带气旋等。6月以来,中亚、南亚、西亚、北非等地大部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,日最高气温超过40℃的日数达到10~20天,局地有25天以上,欧洲、日本、美国等地也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;热带气旋“埃里克”于6月19日夜间登陆墨西哥,给墨西哥及中美洲部分地区带来持续数日的破坏性大风、局部洪水和强降雨;印度、孟加拉国、缅甸等国因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引发了洪水,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山体滑坡及交通受阻;美国中东部多州遭遇强降雨袭击并引发洪水,龙卷风造成多人伤亡;非洲南部遭遇寒潮天气,强降雨引发南非东开普省出现洪水等次生灾害。
图3 2025年6月全球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示意图
2025年6月,全球共有9个热带气旋活动,比常年平均(5.2个)偏多3.8个,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2个(1个登陆我国)、东北太平洋5个、北大西洋2个。(表1)。
表1 2025年6月全球热带气旋活动信息
(极值强度等级按照《全球热带气旋等级标准》(GB/T 32935-2016)确定)
所属海域 | 中英文名称 | 极值强度等级 | 影响时段 | 登陆信息(UTC+8) |
东北太平洋 | 芭芭拉/BARBARA | 热带风暴 | 6月9日-10日 | / |
东北太平洋 | 科斯梅/COSME | 热带风暴 | 6月9日-11日 | / |
东北太平洋 | 达莉拉/DALILA | 热带风暴 | 6月14日-16日 | / |
东北太平洋 | 埃里克/ERICK | 四级飓风 | 6月17日-20日 | 19日19时30分前后登陆墨西哥瓦哈卡州皮诺特帕耐雄耐尔市 |
东北太平洋 | 弗洛茜/FLOSSIE | 热带风暴 | 6月30日-7月4日 | / |
北大西洋 | 安德烈娅/ANDREA | 热带风暴 | 6月24日-25日 | / |
北大西洋 | 巴里/BARRY | 热带风暴 | 6月28日-30日 | 30日23时前后登陆墨西哥毛利帕斯州沿海 |
西北太平洋和南海 | 蝴蝶/WUTIP | 台风 | 6月11日-15日 | 13日23时前后登陆中国海南省东方市;14日12时30分前后再次登陆广东省雷州市西部沿海 |
西北太平洋和南海 | 圣帕/SEPAT | 热带风暴 | 6月23日-24日 | / |
图4 2025年6月全球热带气旋路径图
三、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及其主要影响天气系统
1. 西欧出现持续高温天气
受缓慢东移并逐步加强的高空暖脊影响(图5),欧洲西南部等地将自南向北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。法国大部、比利时、荷兰南部、德国大部、波兰西部、匈牙利、塞尔维亚等地最高气温将达30~33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4~8℃;法国中央区、葡萄牙南部、西班牙南部和东北部、意大利南部等地最高气温达35~37℃,局地最高气温超过了40℃(图6)。
图5 2025年6月10-16日500hPa平均位势高度(等值线,单位:dagpm)和距平(填色,单位:dagpm)
图6 2025年6月10-16日最高气温(单位:℃)
2. 飓风“埃里克” 登陆并严重影响墨西哥
东北太平洋热带风暴“埃里克”于6月17日下午(北京时,下同)在危地马拉钱佩里科港南偏西方向约33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,生成后以每小时10-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,由于其尺度比较小(图7),且受到低的垂直风切变、高海温(>30°C)和充沛低层水汽入流的影响,“埃里克”在24小时内从热带风暴发展为一级飓风,并在接近墨西哥海岸时经历爆发性增强,于19日14时(北京时,下同)前后达到其极值强度(64m/s,四级飓风)。“埃里克”在19日19时30分前后登陆墨西哥瓦哈卡州皮诺特帕耐雄耐尔市(登陆强度50m/s,三级飓风)。登陆后,“埃里克”因地形摩擦迅速减弱,夜间降为一级飓风,20日白天进一步减弱为热带低压。
埃里克是墨西哥6月遭遇的最强飓风之一,打破该地区早期飓风季的强度纪录。给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岸带了大范围风雨影响,其中瓦哈卡州累积降雨量达100-260毫米,局部地区260-300毫米,韦拉克鲁斯州累积降雨量100-260毫米。
图7 2025年6月19日08:00(BJT) “埃里克”红外云图
图8 2025年6月18-20日累计降水量(单位:mm)
四、全球天气趋势展望
预计未来两周,北美洲西北部和中亚部分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1~3℃;欧洲北部、非洲西北部、东亚大部、北美洲东部以及南美洲中北部等地气温将偏高1~3℃,部分地区偏高可达4℃以上。全球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。
未来两周,全球主要降水偏多区域将位于北美洲中部和东南部、南美洲东北部、非洲中西部、南亚次大陆、东南亚热带群岛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地,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~6成,部分地区偏多可达8成~1倍。全球其余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或接近常年,特别是欧洲南部、非洲南部和南美洲西南部等地降水将明显偏少。
参与单位:国家气象中心、国家气候中心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、气象探测中心、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