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地生态气象监测
4-10月全国草原水热条件适宜 牧草产量实现稳步增长
预计11月需重点防范内蒙古东北部等地低温大风雪灾影响
摘要:2025年4-10月全国大部草原区降水充沛、热量充足,草原生态气象条件接近或略好于去年同期,总体利于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。预计2025年全国草原产草量较2024年增加1.8%,其中北方草原6省区(内蒙古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、甘肃、宁夏)牧草产量较2024年增加2.3%,其中甘肃宁夏大部牧草增产明显。预计11月,我国北方大部草原区气温正常至偏高,总体利于各项越冬牧事活动的开展;但内蒙古东北部、黑龙江西北部气温偏低且降水偏多,雪灾风险较高。预计11月主要有4次冷空气过程,东北地区、内蒙古大部、新疆北部等地易出现阶段性低温大风,对牲畜防寒、转场及饲草调运造成不利影响。建议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提前加固棚圈、储备饲草,加强雪灾风险预报预警,冷空气活动期间避免远距离转场,全力保障人畜安全与牧区生产有序开展。
一、4-10月全国大部草原区热量水分充足,牧草生长气象条件接近或略好于去年同期
2025年主要生长季(4-10月),全国大部草原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(图1上),其中新疆、西藏西北部、甘肃西部等地偏高1~2℃,尤其春季北方大部气温偏高,利于土壤化冻以及牧草萌动返青,热量条件利于牧草生长发育;与2024年同期相比,大部草原区气温接近或略偏低(图1下)。2025年主要生长季,全国大部草原区降水接近或略高于常年同期(图2上),其中内蒙古中南部、西藏西南部、华北大部等地草原区降水较常年偏多3成至2倍;全国大部草原区降水接近2024年同期,仅新疆西部、内蒙古中北部等地部分草原区降水偏少3~8成(图2下)。总体来看,2025年全国大部草原区水热条件接近或略好于去年同期。


图1 2025年4-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与常年(上)和2024年(下)同期对比


图2 2025年4-10月全国降水量与常年(上)和2024年(下)同期对比
草原生态气象模式定量评价结果表明:2025年主要生长季,全国大部草原区生态气象条件接近或略好于去年同期,其中西藏西部和南部、青海西部和东南部、宁夏中部、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、华北北部等地草地生态气象条件明显偏好;新疆西部、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等地草地生态气象条件较去年同期偏差(图3)。今年10月以来,北方大部草原区气温偏低,新疆西北部等地草原区早霜冻出现日期较常年和2024年同期偏早,部分牧草黄枯期有所提前,对牧草后期产量形成不利。

图3 2025年4-10月全国草原生态气象条件与2024年同期对比
二、全国大部草原区产草量接近或略高于去年同期,甘肃宁夏大部牧草增产明显
草原生态气象模型综合估算结果表明:2025年全国大部草原区牧草长势接近或略好于去年同期,预计全国草原产草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.8%。其中,西藏西部、甘肃西部、宁夏中北部、内蒙古西部等地牧草产量较去年同期偏高20%~50%及以上;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、新疆西部等地受阶段性旱情影响,产草量较去年同期偏低10%~20%(图4)。

图4 2025年全国草原产草量与2024年同期对比
预计2025年北方6省区(内蒙古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、甘肃、宁夏)草原牧草总产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2.3%(表1)。其中,甘肃和宁夏今年草原牧草产量增加明显,分别较2024年增加了7.0%、5.8%。
表1 2025年北方6省(区)草原鲜草产量及其与2024年对比
省(区) | 2025年 | 2025年与2024年相比 | |
单产 (公斤/公顷) | 总产 (万吨) | 总产增减(%) | |
内蒙古 | 2575.6 | 13952.5 | 3.1 |
新疆 | 1296.0 | 6737.6 | -1.2 |
青海 | 3201.9 | 12638.1 | 2.2 |
西藏 | 1358.9 | 10880.1 | 2.0 |
甘肃 | 2558.4 | 3660.3 | 7.0 |
宁夏 | 1948.7 | 395.8 | 5.8 |
北方6省区 | - | 48264.4 | 2.3 |
三、预计11月北方大部气温正常偏高,对牧事活动较为有利;但内蒙古东北部等地需注意防范低温大风与雪灾风险
预计11月份,我国草原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,其中青海西部、新疆南部、西藏西北部等地偏高1~2℃,对草原牧区开展牲畜越冬备草、防寒保温等牧事活动较为有利,但内蒙古东北部、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气温偏低1~2℃,加之内蒙古东部、东北地区中北部等草原区降水偏多,发生雪灾风险较高,可能对牧草采食和放牧活动有不利影响。预计11月份,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4次,其中东北地区、内蒙古大部、华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出现阶段性低温大风的风险较高,易导致牲畜受冻,并妨碍转场、饲草料调运等关键牧事活动的正常开展。建议:
1、北方大部牧区应密切关注天气预警,加快推进饲草储备、棚圈加固等越冬准备工作,统筹调度牧事活动,增强牧区防灾能力。
2、内蒙古东北部、黑龙江等雪灾高风险区,需提前制定应急饲草调运预案,防范因积雪覆盖导致牲畜采食困难。
3、冷空气活动期间,应避免远距离转场,加强牲畜防寒管理,适时补饲,减少掉膘和病死风险。
